新西兰的自然风光真美。不难理解为什么《指环王》会选择在这里拍摄。想留在新西兰生活吗?每个队友有不同的答案。有人说,想。有人说,不想。我是喜欢这种自然环境,但是真让我生活在这里,可能会觉得很无聊,我能干什么呢?继续写文章?人在国外的时候,思维模式也会西化,写出来的文章很难贴近国人的生活,自然很难博取关注,能不能博取新西兰人的关注?新西兰一共450万人口,想获取30000人的关注,比登天还难。而中国是13亿人口,获取3万人的关注相对容易。在新西兰开个超市?开个加油站?开个饭店?行是行,只是我一点都不擅长这些。就跟胡老师规劝我的一般:不要随意做生意,商业最容易磨掉一个...
在台北,遇到了一个女读者,大姐,45岁左右,刚到台湾定居。现任丈夫是台湾商人,60岁左右。原本,她在机关单位上班,他在那边投资办厂,因为业务往来认识的,后来她辞职了,跟着他回了台湾。俩人一起去找我。大陆人过去,总会习惯性问一个问题:你们想不想回到祖国的怀抱?很遗憾,台湾的老百姓貌似都很麻木,不关心政治,他们认为这是政府需要操心的事,与老百姓没关系,老百姓只关心自己的柴米油盐有没有保障,台湾人民咋这么没有集体意识?姐特别好,优雅、得体,我总感叹,你咋嫁到这里来了?有啥好的?还不如在大陆呢,为什么有如此感叹?主要是我蛮讨厌她老公,为什么?例如我们谈论到台湾省,天气预报每天...
罗庄有个汽车超市,去看看还是蛮震撼的,那车跟白菜似的,摆得一排一排的,甚是壮观。我过来换张临牌,记得车管所在这里有个办事处。到时正好12点,他们已经下班,等到了1点,上班了,小姑娘们要么在削苹果,要么在玩游戏(看看玩游戏赚钱项目)……我走到柜台前,弱弱地问了一句,现在可以办理业务了吗?最外面的姑娘问,啥业务?我说,临牌。她说,不在这里。我问,那搬到哪了?她已经不搭理我了,忙着跟对桌的小姑娘嬉闹。我又问了一遍,美女,请问搬到哪里了?她依然没有搭理我,仿佛压根就没意识到我的存在,我把声音提高了一些:美女,请问车管所搬到什么位置了?她还是在那里嬉闹,真淡定。我扭头走了...
上周,文章后面有个评论:不喜欢懂懂这个人,喜欢懂懂的文章。此人是谁?我初中同学。多少年没见过面了?18年。关于他的记忆非常模糊。为嘛呢?他是初三插入我们班的,复读生,我们只有一年的交集。为什么突然又有了交集呢?2015年春节,班长建了微信群,有个女生蛮活跃的,问了一句:咱班有没有土豪了?有几个人一致推荐:刘志。听说,刘志发财了,还开着宝马回来的,宝马520,在城里这可能不算啥,在农村这就是爆炸性新闻,我们初中同学里,有60%是在农村的,要么在家种地,要么在外打工,能闯到县城的就算脱产了,脱产就是城里人的意思。在农村,车子能超过7万元,这就算好车,我那辆捷达曾经是...
1、全球政策共振加速普通塑料制品淘汰1.1全球塑料废弃物危害日益增长全球塑料产量持续增长从1869年世界第一块塑料——赛璐珞(硝化纤维塑料)诞生至今,塑料已发展出包含五大通用塑料在内的140多种商业化的塑料品种,其中常用品种约有30多种。同时,塑料产量的增长也十分可观,尤其是伴随着二战后石油化工工业的迅猛发展,全球塑料产能从1950年的170万吨/年已增长至2019年的3.68亿吨/年,增长了200多倍,其增速远大于同时期内的全球GDP(不变价)的增速。塑料产量的增长来自于对其他材料如金属、木材、纸张等的替代,根本原因是其优异的性能及基于新工艺不断降低的成本。2011年起全球塑料制造增速呈现稳中有降,近...
大一时,我们班有个胖女生,她谈了个男朋友,是水利学院的学生会主席,那小子超会做生意,挨着宿舍卖收音机,最初自己卖,后来批发给各个院系,类似代理模式……他比我们牛B了一点,我们都没去过广东,总觉得好远好远,他去过。不仅仅卖收音机,还卖袜子、洗发水。传言,他有20万存款。我求证过他,他说,的确有。无数人心目中的偶像,20万呀,天文数字,他每次来我们宿舍楼,那都是新闻人物,要听他谈生意经,而且他是70后,明显比我们成熟,当时他已经大四了。榜样的力量大于一切。他使我们看到了希望,原来大学生真的可以创业呀?你能我就能……这是15年前了,那时我们在日照校区,日照旅游业刚刚兴...
我们上大学时,游戏还是比较少的,主要就是CS与传奇。几乎每个男生都会玩CS,现在貌似大家玩的更高级一些了,叫穿越火线。2005年,我做了一个实业项目,真人CS。现在回忆起来,都蛮佩服当年的自己,咋那么有想法呢?是真的佩服,就差对着镜子磕头膜拜了。之前我体验过彩弹、BB弹,我觉得传统的真人CS存在一个问题,就是只能近距离对射,无法实现战术安排,例如无法狙击,无法扫射,超过30米准确性也不行,而CS的魅力恰恰在准确性上,我想去改变这个局面。于是,我决定开发激光版的真人CS枪,激光是直线传播,准确性没问题,还可以配狙击镜,衣服上带有激光接收装置,可以用来反馈是否中弹……射击时有真实的后坐力...
曾经认识一个姑娘,那时我也是姑娘,她比我小两三岁的样子,挺漂亮的,是那种在人群里很打眼的漂亮,男人女人都会多看几眼。后来,又整了整,更美艳了,就是现在千篇一律的整容脸,尽管我们原装正品对这些不屑一顾,但是,压不住有人喜欢。极少见到姑娘不悦,即使在她感情危机的时候。感情危机常常伴随着手头紧张,相对于感情危机,手头紧张更令她沮丧,一个星期买7件大衣的她,自是无法忍受这煎熬。姑娘豪爽又节俭。豪爽在于和男友男人出去吃饭,什么又贵,又不实惠点什么,节俭在于,她请客时,通常就是凉皮麻辣烫。不知道什么界限的算是男朋友,也不知道什么界限的是属于她男人,在这件事情上,她真没有挨过...
昨天,牛哥找我,问去不去香港逛逛珠宝展?我说,去不了,通行证没有签注了。闲聊了一会。很自然又聊到了股票上,牛哥问我战绩如何?我说,你推荐的那几支股票都割肉了。牛哥说,可惜了。我说,模拟盘上的,我很久没管了,今天打开一看,竟然涨了20%多。牛哥说,炒模拟盘都是股神,炒真盘就白搭了。我说,我觉得总是跌不是事,就割肉了。牛哥说,你就是不相信。我说,也不是不相信,是在关键时刻动摇了而已!说完我就意识到,根源问题还是不相信,就如同在台湾101大楼下面,你朝天看,会有一种感觉,整个楼是正在坍塌的,你有想逃离的冲动,虽然你知道这个楼是不会倒的,但是你还是不敢站在下面。面临坍塌,我能不...
2008年,青岛,奥运会的一个开幕式。表演嘉宾有刘德华……进场后,我突然觉得这开幕式也太寒碜了吧?就是在跑道上扎了个台子而已,还要搞CCTV直播?现场看那些演出,一点感觉都没有,仿佛是农村的戏班子,但是当我回家看电视重播时,舞台则显得那么高大上。现实跟荧屏的差距?主持人是白岩松,开场前在反复跟观众热身,叮嘱我们,一会领导入场时,他喊一句,我们喊一句,向领导问好。总使我产生错觉,这是白岩松吗?咋搞这一套?!刘德华出场时,全场沸腾了,刘德华退场时,几乎是全场起立,不仅仅是给华仔鼓掌,更主要的是要退场了,来就是为了看刘德华的,刘德华都退场了,观众自然也退场了。刘德华,比我想象中...
1999年,山东鲁能夺取了双冠王,那时我读高中。比赛时,我们还在上自习课,我们只能偷偷地听收音机,有直播。比赛结束时,整个教学楼都是欢呼声……太兴奋了,太幸福了。高中时,我们唯一的爱好就是踢足球,大家买报纸只买体育版,就喜欢关注鲁能,鲁能若是赢了,能高兴一周,若是输了,则郁闷一周。当时,我就在反思这个问题,作为一个高中生,应该以学业为重,为什么要被一个不相干的球队左右情绪呢?输了也不罚我款,赢了也不发钱给我。一方面总是劝自己,戒掉。一方面,戒不掉。如今,我们都成家立业了,偶尔我看同学在群上聊天,喜欢篮球的那几个,依然打篮球,喜欢足球的那几个,依然踢足球。我呢?准确的讲...
这篇文章比较低俗,有点像XX小说,又有点像打了鸡血的成功学演讲,请高雅人士趁早逃离……(没觉得低俗呢,也没觉得很有煽动性~)正月初七,有远房亲戚找我借皮卡当婚车,说是救急,有两辆SUV去不了,要找两辆皮卡替补上,要白色的,婚期是正月初八。太急了。我有一辆,还需要再找一辆,这个事我有点头疼。一方面,正月里,大家都需要用车。一方面,我不喜欢开口借东西,总觉得低人一等。我只能找女生借,女生喜欢玩皮卡的就那么四五个人,而且全是红色F150,颜色不符合要求,另外初八是大日子,一般早就被预定出去做婚车了。我找到车友会的玲玲,问她能否帮我找辆白色的皮卡?她说,找蒜哥,他回扬州过年了,皮卡...
我特适合当托。腚总有个果儿是文化部门的,腚总要办文化可许证,人家不给办,理由是啥?书店只能开在门面房,不能开在写字楼。果儿过来实地考察。腚总笨拙的泡着茶……我的角色是司机,一口一个腚总喊着。笑笑呢?则扮演了腚总的徒弟。腚总跟果儿介绍笑笑:他有70多家淘宝店,年利润过百万。笑笑急忙微笑着解释:我都是跟腚总学的,都是师傅带的好,感谢师傅的培育之恩。果儿一看,哇,你好牛B呀,人家一年赚100万都是你的徒弟,眼神都变了,腚总急忙摆摆手:别听他们胡说,我什么都不懂。果儿问我:你给腚总当助理一个月多少钱?我说,我不是助理,我是司机,助理是那个戴眼镜的小伙子,一个月4000。她疑惑的问,...
去年,差不多就是这个时间,我在店里吃饭,顺手翻了翻城市DM,无意看到有片果园转让。我急忙把电话打过去,问卖了没?没卖!暗喜!我心中一直都有果园梦,把果园四周用栅栏围起,在果园里盖个很精致的小别墅,甚至不用盖,直接买个木屋别墅即可,在果园里散养几条狗……这就是我理想中的完美生活。约见,果园的主人是县里的一个领导,曾经分管过农业,这片果园是10年前村里书记送他的,一直是他父亲在管理,现在父亲病了,管不了了,想卖,果园每年可以产生4~5万元的收益,种的樱桃,一共6亩地,他要价20万,包括三间瓦房。实地一看,没了兴趣。围墙也丑,果树也丑,屋子更丑,他要价为什么高?第一、果树本身是赢...
今天因为要去下边的县里跑业务,为了拿下一个单子,特意将我们科室的一个小弟弟带在身边。主要是因为这个小弟弟的父母都是这个县里的某个机关的干部。当然我带着他是有私心的。希望能通过他的关系给我的业务带来点便利。事情进展的很顺利,但是在吃饭的时候确实是个尴尬的时候,因为他们一直在拉家常,搞得我有点多余。所以只能醒着头皮在那里充当主人的角色,时不时的插上几句话刷一刷存在感。其实我喜欢这样的时刻,因为别人不管我我可以自由的思考了。其中,这个客户问我的这个同事,什么时候结婚额,父母身体可好。然后最后还问了一句,说你老爸城里的那套房给谁了。他说,给我了!客户说,那个地方很不错,年...
高中时,流行结拜兄弟。当时,我、伟子、强子三人也结拜了,磕了头,烧了香,不求同年同月同日生,但求同年同月同日死,按年龄排序,伟子是大哥,强子是二哥,我是三弟。如今,我们三个人都混得还凑合,强子最牛,在青岛做海参,开上大奔了,我和伟子在县城生活,伟子是公务员,但不是事业编制,也不是临时工,介于两者之间的身份,他的副业是卖家电,做了一个品牌的代理,小日子过得不错。高考那年,我自己考走了,他们俩复读,自然也断了联系。我跟伟子再见面,已经到了2012年了,毕业十周年聚会上,俩人一见如故,彼此感叹,都生活在一个小县城竟然不见面?都怪自己。我怪我,他怪他。既然接上头了,自然联系要...
今年,超级不顺。一起聚餐,大姐建议我去找神婆看看,另外要在家里设佛龛,祭宅神……我满口答应。我觉得,这些东西就是心理安慰,运气这玩意完全是概率学,就仨字:摊上了,既然摊上了,找神也白搭。频繁出入医院,我特意去太平间看了看,我在想,其实我们所有人都在排队,等待进入太平间,还不时有人在插队,只是队伍太长,使我们误以为我们不会死。咋可能?别急,正在一拨又一拨。这些日子,我一直在反思,是不是我太累了?心累?身累?到底哪些事是我应该操心的?哪些事是我不应该操心的?我是不是管的太多了?总觉得自己有责任拯救这个世界?我是救世主?有些事,可能应该是我操心的,我却没有操心,例如装修...
朋友,终究是过客。我们出生时,他们不在。我们死亡时,他们不在。当然,可能会参加我们的追悼会,若是在农村,没有追悼会一说,只有下葬,下葬时,能出现的只有亲戚,没有朋友。你可能会问,你咋这么冷血?与冷血无关,我只是分析“朋友”这种关系的基本属性,就是情感只存在于一个时间段里,例如我们高中时最好的朋友,大学时最好的朋友,旅行时最好的朋友,当初都是亲密无间的,现在很少很少联系,我们都各自又有了新的朋友。朋友,不会一辈子,我们拉萨队友离别时,有女生哭着:真希望大家永远不分开,以后我们每个月一聚……只能算是一种美好的愿望。实际上呢?那次离别后,就再也没聚过。我这边跟驿站一般,...